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重要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依安县共青团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赋能兴民生,‘乡’约依安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依安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日推出第一期,让我们跟随“青春赋能兴民生,‘乡’约依安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的脚步探寻马院学子的实践足迹。
团队名称:“青春赋能兴民生,‘乡’约依安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
建队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
指导教师:宋烨
团队成员:李小金、曹红梅、孙浩然
郭丽丽、李治鑫、田梦迪
实践地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
实践目的:
1、走访基层乡镇,寻迹致富引擎;
2、赋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3、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实践过程:
1. 溯源乡情“耕耘梦”,奋力探寻“共富路”
实践团前往依安县先锋乡集福村,实地参观了笨榨豆油加工厂、酒坊、林下养殖基地、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集福村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一村多品”特色产业集群,建成林下生态养殖基地、农产品直播小站、农产品销售展区、乡土文化小院等,建成农旅结合的绿色生态农庄,带动农民增收。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了解到县乡以“党建+电商+特色产品”的产业发展主线,不断开拓“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路径,推出个性化定制、自主式体验等多种方式,提高农特产品的销量。实践团认识到在党的领导和乡村振兴政策扶持下,农旅融合的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让村民们的“致富路”“幸福路”越走越宽广。
2. 垒起产业“黄金台”,绘就乡村“好丰景”
实践团走进北纬四十七度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和依安陶瓷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调研、交流访谈,了解当地特色产业生产状况、销售途径、运营模式及居民就业情况。实践团参观鲜食玉米加工项目生产线及生产设备,学习绿色食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了解到北纬47°依托黑土地资源,实现生态绿色农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着国家粮食增产和乡村振兴发展。同时,依安县依托“五色土”资源,大力延伸发展陶瓷产业链,加快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进程,打响“北国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实现了以产促收,带动村民就业,依安县正逐渐形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兴农格局。
3. 点燃红色“新引擎”,增添振兴“源动力”
实践团先后前往依安镇红色文化教育展馆、依安英烈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依安红色文化教育展馆内,成员们依次寻访红色藏品区、民俗区、名人区,通过参观大量实物展品、文献史料学习了英雄航天员刘伯明、全国道德模范王贵连等依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实践团走进依安英烈纪念馆,回顾了“雷锋式的好指导员——程志国”、蔡义忱、唐丕光等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丰碑祭英魂,成员们怀着崇高敬意向烈士纪念碑默哀鞠躬、祭扫陵墓,表达对革命先烈深切的追思与怀念,进一步坚定了成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青春赋能兴民生,‘乡’约依安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将“大思政课”搬进田间地头,学院学生用脚步丈量乡村充满生机的土地,用眼睛记录群众幸福的笑颜,用内心感受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未来,学院将通过理论宣讲、政策推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基层,在“自找苦吃”中厚植爱农兴农情怀,在龙江振兴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实干奋力书写青年担当,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