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了解学院和学科发展,强化集体认同与时代担当,开展了内涵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主要包含了五个核心环节:
一、凝聚“向心力”,开启青春新篇章
9月1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5级研究生新生通过首次班会正式开启研究生的学习生涯。活动以自我介绍与破冰互动为核心环节,有效促进了新生间的相互了解与团队融合。

此次班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见面交流会,更是新生们研究生生活的良好开端。班主任刘明达表示,希望通过班会为新生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学习力”,明晰学术新航向
9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院长冯德军教授、副院长刘艳君教授及科研秘书徐莉莉老师出席会议,系统阐释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并为新生提供个性化三年研究规划指导。会上,冯德军院长鼓励新生要以持久发力的韧劲深耕学术,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探索真理。针对班集体建设,他特别强调:“学术道路上的同伴是宝贵财富,要相互宽容、彼此成就,切不可因小事计较破坏团结氛围,共同维护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随后,刘艳君副院长结合学院培养方案,详细解读了课程设置、科研要求与毕业标准,明确 “课程学分必须修满26学分”“必修环节必须达到‘六个一’” 等核心指标,并建议新生结合个人实际,尽早确定研究方向,提前与导师沟通制定阶段性目标。
此次见面会让新生对学科定位、研究路径有了清晰认知,不少同学表示将以会议要求为指引,细化个人研究规划,为三年研究生学习开好头。
三、激发“信仰力”,涵养深厚家国情怀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齐聚学院会议室,集中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致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向英勇牺牲的先烈和全体抗战军民致以崇高敬意。

此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为国求学的使命感。此次活动让马院师生直观感受国家发展的雄厚实力与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将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立足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岗位,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四、培育“领导力”,激发自主管理活力
9月4日,研究生新生班级成功举行班委会成员竞选。参选同学踊跃登台,阐述服务理念与工作设想,展现出积极投身集体事务的热情与决心。经过民主投票,一批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同学脱颖而出,组建成新一届班委集体,为今后加强班级建设、服务同学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此次班委竞选活动,为新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服务班级的平台,也为班级的后续管理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汲取“奋进力”,传承使命勇毅前行
9月5日,学院院长冯德军、副院长刘艳君、科研秘书徐莉莉和班主任刘明达一同带领新生们集体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透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文献资料,重温了学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办学历程,深切感悟“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与“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所蕴含的深厚力量。

参观过程中,新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交流,从一段段艰辛而辉煌的校史中感受到前辈师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家纷纷表示,将自觉传承“陈郁精神”“劲牛精神”和“太阳石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新时代青年,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